跳到主要內容

《朝鮮驅魔師》親中與扭曲史實 第一部遭南韓人民請願停播寫入「歷史」

 南韓人民真的很威,不只讓陷入醜聞的前總統朴槿惠彈劾下台,現在又對扭曲史實又親中的電視劇《朝鮮驅魔師》以連署方式抗議,逼得20多家廣告商撤下贊助,只剩下1家廣告商,所屬SBS電視台也不得不宣布停播。


3月22日在南韓首播的《朝鮮驅魔師》第一集全國收視率就高達將近10%,是當日收視最高的節目,但是為什麼僅僅播兩集就播不下去?主要是劇情中將真實歷史人物—朝鮮太宗李芳遠,塑造成一個殘暴會無辜殺害全村人民的暴君。
但是,李芳遠的歷史評價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明君,登上王位後積極推行改革,是建立朝鮮王朝非常重要的人物,在朝鮮歷史定位是非常有作為的君主。李芳遠在歷史上並非權力欲望強烈的人,甚至在仍然健康的情況下,禪讓王位給其他人,也因此在其過世後並封為太宗。
《朝鮮驅魔師》的編劇朴繼玉嚴重扭曲史實並非第一次,她的前一部作品《哲仁王后》同樣也曾引起很大風波,因為戲中的主角哲宗,歷史記載其在位期間,不只縱容外戚干政造成朝政腐敗,而且很多作為造成民不聊生,後世對其評價多是優柔寡斷、沈迷酒色,可是在《哲仁王后》卻塑造哲宗是個武藝跟學識都很豐富的人,卻因為太后垂簾聽政而不得志。
上次將昏君變成明君,雖然一樣引發很多民眾抗議,但是越是抗議反而衝高這部戲劇的收視率,甚至成為播出的電視台TVN歷史收視率擠進前十大的電視劇,也許朴繼玉因為《哲仁王后》的成功,食髓知味再度以嚴重扭曲史實的方式編寫《朝鮮驅魔師》,卻沒想到民眾不再買單,把昏君寫成明君還可以忍受,但明君卻變成殘暴殺光人民的暴君,不再容許這種嚴重扭曲史實的戲劇播出。
另一個讓南韓人民無法忍受的是,《朝鮮驅魔師》在第一集出現太多中國元素,明明是在演朝鮮王朝,卻出現妓院是中國風格,更離譜是王室招待貴賓的食物不是韓食,而是月餅、皮蛋及中國酒等。民眾認為這不是編劇真的對歷史完全沒有任何概念,就是過度的中國置入性行銷。
其實最近幾部熱門的連續劇如《黑道律師文森佐》、《女神降臨》都有出現並未在南韓販售的中國食品,比這次《朝鮮驅魔師》有更明顯的置入性行銷,但是這次南韓人民會這麼反彈,是因為這是一部歷史劇,扭曲史實還要置入中國元素,讓他們無法再忍受下去。
《朝鮮驅魔師》激起人民向青瓦台請願,到3月25日已有18萬5000人連署要求停播,若達到20萬人連署,青瓦台就必須對此做出回應,不過在青瓦台還沒回應前,原本這部被看好的戲續,吸引包括三星、LG等20多家廠商贊助廣告,在人民怒吼反彈下,廣告商紛紛已撤下贊助,到3月25日只剩下一個廣告商,也因為廣告贊助幾乎都沒有了,民眾又狂轟電視台揚言抵制其他節目,逼得SBS電視台已經先宣布下週原定要續播的《朝鮮驅魔師》暫時停播要重整內容,3月26日更宣布這部已經拍攝完畢的戲劇,無限期停播。
最嚴肅的歷史劇都難以做到毫無虛構,因為歷史本來就經過後人「著墨」而充滿戲劇性,而《朝鮮驅魔師》是一齣還加入邪靈故事,可能就跟很多韓國學者評論「奇幻電視劇為什麼要考究?就當看著有意思就好」。
只是《朝鮮驅魔師》所引發的強烈反彈,無非因為即使是劇,即使要虛構,但是寫的是史,就必須有歷史的態度,更何況也要衡量現況局勢,忽略現況南韓人民對中國的「愛恨情仇」,最後造成這部有很多好演員的劇播不下去,真的一點也不冤,而這段首部電視劇因為連署而停播,恐怕也將寫入未來的「歷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透過兄弟情看文森梵谷 堅持不懈《浪擊而不沉》

  文森梵谷是偉大的畫家,他生前的畫作沒人看得起,死後作品價高到沒人買得起,生前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割掉自己的左耳垂,最後選擇自盡,一生遭到漠視肯定,死後卻因其戲劇性的故事,不斷被人以書籍、電影或歌曲傳頌,是世界藝術史最具代表性的悲劇天才畫家。   相較很多作品都是在消費文森梵谷戲劇性的一生,日本作家原田舞葉的小說《浪擊而不沉》以追求自己創作表現手法的文森梵谷與默默支持守護孤高畫家哥哥的西奧梵谷,兩兄弟間的情誼作為故事架構,引領讀者進入梵谷兩兄弟的內心世界,更能體會印象派在 19 世紀後半崛起面臨的畫派風暴及所處時代的畫家精神。   19 世紀末的花都巴黎,是歐洲文化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前來朝聖。《浪擊而不沉》的主要角色除了梵谷兩兄弟,還有日本畫商林忠正及其學弟加納重吉,他們都是巴黎的仰慕者,遠離家鄉來到巴黎,成為都市裡的異鄉人。   巴黎的城市徽章是一艘銀色帆船在紅色海浪上航行,「浪擊而不沉」是巴黎這座城市的座右銘,形容這座城市堅不可摧的精神。   如果塞納何不接納你,那就化作塞納河上的小舟就好了。   任憑風吹雨打,浪濤洶湧,只要風雨過後,又會恢復風平浪靜,像往常一樣波光粼粼。   所以,你只要化為小舟,靜待風雨過去就行了,縱然搖晃不穩,也絕不沉沒   這段是在書中賣不出一件作品的文森梵谷,在人生低潮時一名日本畫商林忠正告訴他的話,這「話中有畫」呈現的正是在那個時代不被肯定、不被接受,文森梵谷卻始終堅持創作繪畫的精神。   有別於許多文森梵谷的故事作品,原田舞葉更多著墨在西奧梵谷為何一直支持哥哥,也從西奧梵谷的視角,更能體會在那個世代,身為異鄉人的處境難處。   文森梵谷生前總共寫過 800 多封信件,有 600 多封是寫給西奧梵谷,他們不間斷的連繫,甚至在文森自盡想見最後一面的也是西奧,證明兄弟間的深厚情感。當文森窮困潦倒、被人嘲笑時,西奧是一直相信文森天分並支持哥哥的人,在巴黎為畫商工作的西奧,提供文森經費維持作畫,並且找機會推銷文森的畫作,對於文森來說,西奧不只是至親,更是他的知音和支柱。   但是要把哥哥的作品讓給更多人可以看見或認識,西奧要面臨老闆的質疑,...

哀莫大於心死 《緘默的病人》經典的心理懸疑小說

  一本好的心理懸疑小說,會讓讀者有一翻開就想要一口氣看完的衝動,前幾年幾部出版懸疑小說,例如《控制》 (Gone Girl) 、《別相信任何人》 (Before I Go to Sleep) 、《列車上的女孩》等,雖然評價不一,但是都達到熱銷跟熱烈討論的效果,因此出現很多模仿作品,《緘默的病人》是近年我看過較為精湛的懸疑小說。   這些年「東施效顰」的懸疑小說有幾個很嚴重的缺點,第一是刻意打造曲折和離奇的情節,角色性格可以任意轉換,前後不一, 為暗黑而暗黑,不然就是人物毫無生機,沒有特色 。   第二是為了不讓讀者讀到一半時就猜到結局,反過來猜測讀者的心理預期,刻意的反轉劇情,自以為掌握了讀者的好奇性跟意外感, 卻連一本小說該有的邏輯性都沒有 。   第三是刻意的懸疑小說營造, 出現太多莫名其妙的迷霧、恐怖、驚嚇場景 。   《緘默的病人》沒有上面幾個近年懸疑小說出現的問題,在整個故事架構的所有設定和法則,從前面到後面的發展和結果維持一致性,動機上主角不同階段的目的也能夠相呼應,不論正反角色怎麼應對或解決問題,在手法上也有十足的懸疑情節及效果。   《緘默的病人》作者艾力克斯.麥可利迪斯,是英國一位知名編劇,不過這本卻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根據報導,麥可利迪斯曾經念過 3 年的心理治療,而且曾在某間青少年精神病患監獄工作幾年,專業知識及接觸病患的背景,是他靈感跟素材的來源。   《緘默的病人》的女主角艾莉西亞是知名的畫家,嫁給同樣知名的時尚攝影師蓋布瑞爾,兩人住在倫敦令人稱羨的地區,生活看似美好,某天蓋布瑞爾深夜返家,疑似遭到艾莉西亞連開五槍斃命,從此艾莉西亞選擇沉默,不再說話,這起家庭悲劇成了大眾關注懸案,這位緘默的病人 ( 疑犯 ) 被收治在位於北倫敦的精神病療養院。   6 年後,一直很關注艾利西亞的心理治療師李歐,深信自己可以治療艾莉西亞,想盡辦法進入那間療養院工作,並且得到和艾莉西亞接觸的機會,發現艾莉西亞有寫日記抒發心情,而她噤聲背後,隱藏一個更黑暗的秘密。   這本小說最精彩的情節,都來自於心理諮商過程,看艾莉西亞的防衛,李歐自身的反移情,或是兩方互相攪和產生的化學反應, 諮商失敗是關係的質變,一方面...

「殺警.弒母案」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沒有他們跟我們,就只有我們 (There is no them and us,it is just us )   嘉義殺鐵警案、弒母剁頭案的判決,台灣社會充滿著躁動的氛圍,有人大肆抨擊司法判決嚴重背離民情,揭示法律無法明確的那條界線,台灣建立司法精神鑑定體制,確實有其重要性及迫切性。   讀完英國犯罪心理凱利戴恩斯的《一個司法心理學家的告白》,這位長期在英國警方偵辦重大案件中擔任諮詢的司法心理學家,將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運用在司法程序中的當事人,探究其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讀完書中她分享的 11 起個案,回頭看台灣有三大問題,包括司法心理鑑定程序未完備,避免對被害者的「異化」及檢視極端行為成因強化預防。   凱利戴恩斯認為司法鑑定不應僅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而論斷是否免責,還會判斷因為疾病導致多少認知 ( 理性 ) 缺損,她在書中揭露曾經遭遇恐怖情人,也曾經長時間遭受到一名陌生男子的跟蹤騷擾,但是在接觸與長期遭受家暴而殺夫的犯人,或跟蹤騷擾甚至犯下殺人的犯人,不管有多強烈的感同身受,鑑定時都就針對個案鑑定,不能參雜個人的經驗與偏見。   凱利戴恩斯接受英國警方委託,可以看出其鑑定架構會有許多步驟,不只是訪談犯人,整理資料,還會去瞭解犯人過去及成長史,親友互動所形成的人格特質,犯案時又是什麼樣的壓力觸動人格特質中的危險因子,以及犯人在犯罪後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犯罪行為,才是一份完整的司法心理 ( 精神 ) 鑑定報告   台灣這幾起鑑定案件,精神科醫師或許沒有參雜個人情感,但遭受責難原因在於,僅是判斷兇嫌有無罹患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報告中並未如同凱莉戴恩斯的鑑定架構,以判定兇嫌在犯行時跟之後的心理狀態,顯示台灣在此領域的訓練跟學養明顯不足,當法官僅以鑑定者所提論點而免兇嫌刑責,以致於判決結果會引發社會軒然大波。   「他們」、「我們」的二分法,是凱莉戴恩斯在這本書給讀者的另一個省思。每次遇到難以理解的犯行,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這些人究竟有什麼毛病?」,會將這些人「異化」稱為瘋子或壞人,但是對「這些人」中的某些人,反而提供了方便的標籤,可以躲在裡面,甚至合理行為,懷疑自己沒有得救的機會。   這種「異化」還常對被害人這麼做,誰誰誰因為太天真、太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