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新戲院落幕 那些年風光一時的西門町電影院

 

202099日日新威秀電影院熄燈,原址預計改建大型複合式商場,對從小在西門町長大的我而言,感傷的不是西門町沒有「威秀」,而是一家曾象徵7080年代西門町繁華及電影業蓬勃發展的老牌龍頭戲院落幕。西門町最風光時曾有37家戲院,如今光環褪色,只剩7座影城,不勝唏噓。

日新戲院落幕

老一輩的台北人要看電影,一定會來西門町:因為最新電影都在西門町撥放,才在全台其他地方上映,早期的西門町電影院的風格就是「大」,一個廳可以選擇坐在樓上或樓下,最大的是位於武昌街的台北戲院有1800個座位,樂聲跟新世界戲院都超過1600個座位,國賓、豪華、日新、萬國、新聲、中國也都約有1500個座位規模。

 

正在上映電影會稱為院線片,是因為早期發行的電影公司都會和電影院結合,變成一個「統一品牌」排片的機制,並且會選一家代表性的電影院掛名,稱為龍頭戲院,早年龍頭戲院幾乎都西門町,記得在國片(港片)最興盛的時代,要看中影的電影就在中國(戲院)院線、邵氏在大世界、嘉禾在台北,新藝城(龍祥)在新世界、學者在萬國。

 

1985年雷根主政的美國,電影輸出協會以 301 條款控訴案為要脅,要求台灣取消外片配額及開放外片拷貝,開啟美國電影在台灣電影市場的強勢獨佔地位,奠定以撥放外片為主的國賓戲院龍頭地位,當時設備較新的獅子林等電影院也都以放外片為主,甚至大世界與邵氏解約後也轉為撥放外片,國片(港片)與美片的形勢逆轉,原本經營國片的戲院也逐漸沒落。

西門町星聚點是大世界戲院舊址

記得小時候在西門町生活,最開心就是爸媽或阿姨帶著我去大世界看電影,那時年紀小坐在爸媽腿上伸長脖子看著狄龍、傅聲演的邵氏武俠電影一點都不嫌累,高中時雖然已經不住在西門町,但因為約會在西門町看場電影就是「潮」,而且最具代表的就是國賓戲院,在國賓約會看場美國電影變成是種流行。

 

因為美片取代國片的地位,國賓、樂聲、日新3家撥放外片為主的龍頭,其他大戲院為求生紛紛改建,將原本一廳樓上、樓下兩層的格局拆成兩間戲院,像是新世界、中國、大世界、豪華、台北都改為龍廳、鳳廳或是金廳、銀廳,西門町的大戲院就只剩下上述幾家撥放外片的龍頭戲院。

 

武昌街二段稱為電影街,是因為戲院最風光時期有豪華、日新、台北、樂聲、大新、皇后、碧麗宮、國王、金獅、銀獅、寶獅、白雪、統帥、快樂、樂樂等15家戲院,成都路跟峨嵋街的電影院也很多,前者有國賓、大世界、紅樓,後者有奧斯卡、今日、鳳凰、金馬、西門,西寧南路則有中國、國際,漢中街有國賓、新世界、奧斯卡,中華路有新聲、總統。

樂聲是目前西門町營運最久的戲院


 

先是因為國片沒落、西片崛起,接著錄影帶、影音光碟崛起,後又因威秀在信義區連鎖影城的竄起,過去代表流行的看電影趨勢不再是西門町,一間間大戲院也跟著熄燈改建變成商業大樓,例如西門星聚點所在大樓是原本大世界戲院改建,uniqlo西門店是萬國戲院舊址,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的 H&M是新世界戲院,中國戲院則改建為豪宅,最早停止營業的龍頭台北戲院,因為產權問題令其廢墟閒置至今已有20多年,成了塗鴉聖地。

 

如今隨著日新威秀走入歷史,目前西門町僅剩老牌的國賓、樂聲、豪華(in89)、真善美,及後來改以影城模式經營或新加入的新光(獅子林)、今日秀泰及絕色影城等7間。

 

西門町電影院繁榮那個年代,帶動很多「職業」的興起,在沒有電腦售票、網路預訂,熱門電影經常一票難求的情況下,造就「黃牛」的興盛,我一直懷疑電影院一定有人跟黃牛掛勾,因為在電影人工售票年代,每場電影都是在放映前1小時才售票,當初因為朋友義氣或想跟追求女生邀功,總是在前一場電影剛放映就開始排下一場電影,常常排第一個花了1個半小時,買到的還是比黃牛差。

成為廢墟多年的台北戲院

在沒有電影院禁帶外食的年代,每間西門町電影院門口也是佔滿各種食物攤販,像是花生、菱角、滷味、口香糖、水果等,每次看電影都會買一堆食物進場,現在西門町電影院除了國賓,偶爾會看到那老字號的滷味攤做生意,觀眾想吃東西大概只剩電影院的爆米花。

 

早期戲院放映並非是數位,採用膠捲放映,而且幾乎都是共用的,一部電影大概是兩支膠捲,A電影院在放映完第一支膠捲,就要有專門跑片的小弟帶著膠捲到B電影院放映,速度不僅要飛快以免延誤電影院放映時間,還要確保膠捲完好無傷,可以說是現今盛行美食外送員的始祖。

 

西門町那時候還有很多廣告公司聚集,因為早期不是用大型海報印刷,戲院外懸掛的大型電影海報或牆柱的小型海報,都是人工繪製,在西門町電影院繁盛時期,電影海報也成了一大特色,現在在台北幾乎很難再看到這種場景。

 

至於小時候自己成長的峨嵋街川菜街,也是拜西門町電影院興盛而起,因為那時電影院或片商要招待客人,幾乎都會選擇川菜街,也使得川菜街最繁華時有10家之多,連帶當時我阿姨經營的火鍋店,生意一樣嚇嚇叫。

 

喝咖啡談生意的話,成都路的蜂大與南美的咖啡都很受歡迎,也因為品質口碑好,即使電影繁華年代已過,仍可以靠自由行觀光客,生意依舊興盛,其他像是楊桃冰、美觀園、賽門甜不辣都是老字號屹立不搖的店家,曾經盛行一時的西瓜大王,則是最令人懷念的休業店家。

 

顏水龍的旭日東升


日新戲院落幕前,最後一部大廳放映的電影是《天能》,因為藝術家顏水龍在電影院二樓入口處創作的大型馬賽克壁畫「旭日東升」是否需要保留而形成話題,在日新最後一天放映時,我還特別二刷《天能》並提早到二樓好好欣賞這幅壁畫,「旭日東升」真的好壯觀,只是習以為常,忽略了它。

 

日新要拆除改建商場,希望壁畫能夠被好好保留,我們沒辦法如《天能》逆轉回到西門町電影院林立的風光時刻,至少見證「旭日東升」保有那西門町跟電影業最繁華興盛的記憶。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韓劇《Mouse窺探》5大韓國社會議題 變態基因、廢死、墮胎、性侵輕判、媒體嗜血

  韓劇《 Mouse 窺探》上演至今被稱為「燒腦劇」的代表作品,我認為它不只是引發動腦找真兇,而是觸發觀眾動「心」好好思考幾個社會議題的本質。 由李昇基、李熙俊主演的韓劇《 Mouse 窺探》,在網路造成熱議「到底誰是 連續殺人犯」?,這部犯罪嫌疑故事到現在演了 6 集,節奏緊湊、扣人心懸,最迷人之處是將韓國這些年幾件重大社會案件融入在劇情中,討論韓國幾個不斷爭論的議題,包括是否該廢除死刑、強姦犯再犯機率、墮胎法案以及深思人性與天生基因間是否有微妙聯繫。   社會議題1:故事靈感來自女童分屍案 犯罪基因決定一切? 《 Mouse 》的編劇是寫過《神的禮物— 14 天》、《 Black 》等劇的崔蘭,她在受訪時就有提到這部創作靈感來自 2017 年震驚韓國社會的「仁川國小女童分屍案」, 8 歲女童遭到年僅 17 歲的金姓少女誘拐回家遇害,金女不只將女童勒斃還分屍,不只將屍體分裝至垃圾袋棄屍在水塔、公共垃圾桶等地,部分屍塊還分送給女朋友。   這件案子之所以引起社會震驚,不只是未成年少女竟犯下這麼殘忍無道的犯罪,甚至毫無悔意,在鏡頭前冷漠的表情令社會嘩然,不過更令社會輿論群情激憤是,金姓少女在法庭辯駁是天生缺少了鏡像神經元,這使她沒有同情心、罪惡感,無法感知她人的痛苦,因為「基因」才會犯下這樁殘忍命案,也因此法院最終判決金女 20 年刑期,受到輿論撻伐。   崔蘭將引起社會議論的「仁川國小女童分屍案」所探討的基因問題,帶入《 Mouse 》的劇情中,設定 1995 年醫學界就得出某種「變態殺人狂」基因存在,有這基因者會成為冷漠殘酷的殺人兇手,他們殺人沒有原因,只是從中尋找快感和成就感,缺乏正常感情的這些人會從殺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並持續保持對殺人的狂熱。   社會議題2:若有變態基因 你是否支持墮胎? 編劇在這邊融入另一項韓國議論的社會議題「墮胎」,藉由當時醫學的這項研究,演出政府是否該篩查並且殺死這些帶有殺人狂基因的胎兒,帶出韓國最終因為韓國不能墮胎的倫理觀念,以及反墮胎主張的基因篩查也有 1% 錯誤機率的爭辯,最後這項議題並未實施。   不過,現實中的韓國在 2019 年 4 月該國憲法法院做出重大裁定,認為現行墮胎禁令及懲罰實施墮胎手術醫生條文,侵犯婦女自由...

為什麼你只看到王子與王子結婚呢?

教育部贈送給小學一年級新生的優良圖書計畫,其中一本繪本《國王與國王》卻引發部分家長團體的抗議。這讓我想起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徐睿知飾演的女主角高文英對許多知名童話的重新詮釋「童話不是乘載夢想的迷幻劑,而是喚醒現實的清醒劑」。 取自彩虹平權大平台 《醜小鴨》故事中,鴨媽媽孵出一窩鴨寶寶,有一隻長得又大又醜,大家都嫌牠難看,欺負牠,儘管有鴨媽媽的疼愛,醜小鴨還是忍不住逃離傷心地,溫暖春天來到,牠鼓起勇氣跳進池塘,看到映在水中的自己影子,是一隻潔白高貴的天鵝,最後牠回到了故鄉,幸福的生活著。 以往我們接收到的《醜小鴨》寓意, 不要以貌取人,也不要妄自菲薄, 醜小鴨總有一天能變天鵝,也能展翅高飛,但是在《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高文英提醒了我們另一個角度,從鴨子媽媽來看,醜小鴨本來就不是鴨子,是隻鵝啊, 養別人的孩子只是白費力氣而已,顧好自己的小孩就夠了 。  《小美人魚》裡人魚公主對英俊王子一見鍾情,決定用聲音換取成為人類跟王子接觸,王子也對人魚公主神魂顛倒,但王子父母早已安排其與鄰國公主的婚約,王子也誤把鄰國公主視為救命恩人結婚,傷心的小美人魚最終化成了泡沫。  過去《小美人魚》教導我們, 要懂得接受自己、愛自己,才有辦法愛人與被愛 ,但從高文英的角度,不是即使會化為泡沫永遠消失,也要至死不渝愛一個人,而是 覬覦有婚約在身的男人,當了別人的小三,才會遭到天譴 。  其他像是《美女與野獸》在高文英眼中,只是女主角愛上綁架者只是患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國王的驢耳朵》不是教人做人要低調,而是在背後說閒話才不會悶出病來。  取自TVN官方臉書 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老師或爸媽總是告訴我們這些經典童話懷著純真與希望,可以從故事中獲得智慧與啟發,豐富心靈,高文英的闡釋只是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沒有對與錯,卻戳破一直以來,童話要給孩子什麼啟發,只是大人的詮釋定義。  文化部兒童文化館對《國王與國王》的簡介,故事內容為皇后想讓王子繼承王位,但在此之前必須先讓王子與一位公主舉行婚禮。皇后費盡心思請來了好多來自不同國家的公主,但王子都不喜歡。直到,王子終於遇到了讓他心動、想結婚的對象,那個人竟是陪伴公主前來皇宮的公主哥哥。  有人認為書籍強調讓讀者理解「愛無界限」,理解差異後才能尊重不同,我看這本書則是認為可以提醒渴望幸福的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