瀨尾麻衣子獲得2019年本屋大賞的小說《接棒家族》,原名是《そして、バトンは渡された》(然後,被交付了指揮棒),出版社為中文版命名《接棒家族》,不知是否要讓人聯想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同樣圍繞在家庭情感,同樣探討什麼是家?什麼是家人?
家庭的存在,除了生活功能上的意義,更重要是情感上的連結;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以溫暖又殘酷的方式,詮釋那些父母「選擇」的子女,雖是偷來的,家人連結因牽絆更加強烈;瀨尾麻衣子則用溫柔詼諧方式,不用偷,父母「選擇」的不是子女,而是當父母的資格,沒有血緣、沒有牽絆,情感連結同樣濃烈。
一個女孩優子,活到17歲已經換過3個爸爸、2個媽媽,共換過4個姓氏,從水戶優子、田中優子、泉之源優子到森宮優子,家庭型態改變7次,如果只看《接棒家族》這本書的簡介,會覺得書中主角一定是個現代版「阿信」,歷經悲慘際遇的女孩,在家中被冷落、被虐待,在學校還會被歧視、遭霸凌,未來人生一片黯淡。
優子所經歷替換的父母,其實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喪親、再婚又離婚的循環過程,可是這個「拖油瓶」的際遇不太一樣,生父並沒有死亡,繼母卻願意獨自照顧她,後來繼母改嫁卻又跟人跑了,兩個繼父將優子如同親生女兒對待,《接棒家族》用反其道而行的情節,透過優子的視角詮釋那些個性有明顯差異的父母們,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女兒同樣濃烈的愛。
優子的生母在其不到3歲時就病逝,生父在其小學時再婚,有了第二任母親,生父因工作關係要外派海外,優子選擇和父親離婚的繼母留在日本,之後繼母再婚,優子有了第二任父親,繼母3年後又再婚,優子又有了第三任父親,繼母後又選擇離家,獨留優子和第三任父親一起生活。
「我的所謂苦頭很不起眼,而且也不值得說嘴,我需要一些更戲劇化的不幸……」,書中優子開玩笑地談起自己更換父母歷程的心情,還鼓吹第三任父親要娶「惡毒的後母」,讓讀者少了那種印象中(或期待中)主角可能會遭遇的悲傷和痛苦,卻更能從優子(子女)的角度,體會換新爸爸、新媽媽的緊張感,還有好不容易產生感情的家人,卻要分開時的不捨與難過。
小說以優子的視角看她的父母們,繼母、繼父的個性與形象,相較於生父、生母是更加立體跟強烈,繼母梨花時髦年輕貌美、個性外放,第一任繼父泉之源威嚴內斂但是個濫好人,第二任繼父森宮在一流企業上班,個性有些無厘頭,透過他們用不同教養方式和女兒生活,卻有一個共同點是「愛」。
從優子的視角,梨花媽媽是個沒有金錢觀念,嚮往自由的人,可是她為了女兒要學鋼琴,選擇再婚嫁給有錢的泉之源,卻因為不想被束縛又離家3年,起初還會固定回來看優子,但之後再度見面時,卻是到泉之源家要帶走優子,帶著優子住進她嫁的第三任丈夫森宮家,之後卻又再次離家,從此音訊全無。
這會讓人覺得梨花是個不負責任的後母,可是讀到最後才知道這個丟三落四,經常掉東西很迷糊的母親,原來有其細膩的一面,只是不想要讓女兒再次經歷與生母分別的悲傷過程,而做父母的也不是只有包容、犧牲奉獻,因為是人也會有忌妒、獨佔的慾望,因此在優子眼中「從來沒有把我的東西藏起來」的梨子做了那件事,但優子明白,那是因為梨花對她濃烈的愛。
森宮對優子的關愛也是挖空心思,不管是每天變化的餐點或是陪優子練習音樂的過程,都讓人覺得優子真的很幸福,擁有一個這樣的父親,當優子成年後要結婚,森宮的種種反應或作為,表達的是父母也是人,也需要來自孩子的愛,也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
我很喜歡小說中優子對森宮「不語」的描述方式,森宮在言談中不斷強調自己是「優子爸爸」的腳色,可是優子都用「叔叔」稱呼森宮,也從未表達對森宮撫養她的感謝之意,最後鋪陳卻把情緒堆疊到最高點,「謝謝」與「父親」這兩個詞彙,不用言語,因為情感早已緊緊連繫無法割捨。
常有人說「孩子無法選擇父母」,但是「父母可以選擇要成為孩子怎樣的父母」,這本小說因為優子這個孩子的存在,這群父母們成為父母,用他們的方式,為優子建構自己的人生,血緣不是一切,有了交集的情感就能連繫一切,就像梨花說「成了優子的母親之後,就有兩個明天,一個是自己的明天,一個是比自己充滿更多可能性和未來的明天」
看完這本書,不斷想起書裡提到中島美雪的歌曲《線》的歌詞,直線是你,橫線是我,遇到命中註定的那條線時,人們稱之為幸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