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換了3個爸爸、2個媽媽、4個姓氏,這孩子很幸福—《接棒家族》

 瀨尾麻衣子獲得2019年本屋大賞的小說《接棒家族》,原名是《そして、バトンは渡された》(然後,被交付了指揮棒),出版社為中文版命名《接棒家族》,不知是否要讓人聯想到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小偷家族》,同樣圍繞在家庭情感,同樣探討什麼是家?什麼是家人?



家庭的存在,除了生活功能上的意義,更重要是情感上的連結;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以溫暖又殘酷的方式,詮釋那些父母「選擇」的子女,雖是偷來的,家人連結因牽絆更加強烈;瀨尾麻衣子則用溫柔詼諧方式,不用偷,父母「選擇」的不是子女,而是當父母的資格,沒有血緣、沒有牽絆,情感連結同樣濃烈。

 

一個女孩優子,活到17歲已經換過3個爸爸、2個媽媽,共換過4個姓氏,從水戶優子、田中優子、泉之源優子到森宮優子,家庭型態改變7次,如果只看《接棒家族》這本書的簡介,會覺得書中主角一定是個現代版「阿信」,歷經悲慘際遇的女孩,在家中被冷落、被虐待,在學校還會被歧視、遭霸凌,未來人生一片黯淡。

 

優子所經歷替換的父母,其實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喪親、再婚又離婚的循環過程,可是這個「拖油瓶」的際遇不太一樣,生父並沒有死亡,繼母卻願意獨自照顧她,後來繼母改嫁卻又跟人跑了,兩個繼父將優子如同親生女兒對待,《接棒家族》用反其道而行的情節,透過優子的視角詮釋那些個性有明顯差異的父母們,以不同方式表達對女兒同樣濃烈的愛。

 

優子的生母在其不到3歲時就病逝,生父在其小學時再婚,有了第二任母親,生父因工作關係要外派海外,優子選擇和父親離婚的繼母留在日本,之後繼母再婚,優子有了第二任父親,繼母3年後又再婚,優子又有了第三任父親,繼母後又選擇離家,獨留優子和第三任父親一起生活。

 

「我的所謂苦頭很不起眼,而且也不值得說嘴,我需要一些更戲劇化的不幸……」,書中優子開玩笑地談起自己更換父母歷程的心情,還鼓吹第三任父親要娶「惡毒的後母」,讓讀者少了那種印象中(或期待中)主角可能會遭遇的悲傷和痛苦,卻更能從優子(子女)的角度,體會換新爸爸、新媽媽的緊張感,還有好不容易產生感情的家人,卻要分開時的不捨與難過。

 

小說以優子的視角看她的父母們,繼母、繼父的個性與形象,相較於生父、生母是更加立體跟強烈,繼母梨花時髦年輕貌美、個性外放,第一任繼父泉之源威嚴內斂但是個濫好人,第二任繼父森宮在一流企業上班,個性有些無厘頭,透過他們用不同教養方式和女兒生活,卻有一個共同點是「愛」。

從優子的視角,梨花媽媽是個沒有金錢觀念,嚮往自由的人,可是她為了女兒要學鋼琴,選擇再婚嫁給有錢的泉之源,卻因為不想被束縛又離家3年,起初還會固定回來看優子,但之後再度見面時,卻是到泉之源家要帶走優子,帶著優子住進她嫁的第三任丈夫森宮家,之後卻又再次離家,從此音訊全無。

 

這會讓人覺得梨花是個不負責任的後母,可是讀到最後才知道這個丟三落四,經常掉東西很迷糊的母親,原來有其細膩的一面,只是不想要讓女兒再次經歷與生母分別的悲傷過程,而做父母的也不是只有包容、犧牲奉獻,因為是人也會有忌妒、獨佔的慾望,因此在優子眼中「從來沒有把我的東西藏起來」的梨子做了那件事,但優子明白,那是因為梨花對她濃烈的愛。

 

森宮對優子的關愛也是挖空心思,不管是每天變化的餐點或是陪優子練習音樂的過程,都讓人覺得優子真的很幸福,擁有一個這樣的父親,當優子成年後要結婚,森宮的種種反應或作為,表達的是父母也是人,也需要來自孩子的愛,也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

 

我很喜歡小說中優子對森宮「不語」的描述方式,森宮在言談中不斷強調自己是「優子爸爸」的腳色,可是優子都用「叔叔」稱呼森宮,也從未表達對森宮撫養她的感謝之意,最後鋪陳卻把情緒堆疊到最高點,「謝謝」與「父親」這兩個詞彙,不用言語,因為情感早已緊緊連繫無法割捨。

 

常有人說「孩子無法選擇父母」,但是「父母可以選擇要成為孩子怎樣的父母」,這本小說因為優子這個孩子的存在,這群父母們成為父母,用他們的方式,為優子建構自己的人生,血緣不是一切,有了交集的情感就能連繫一切,就像梨花說「成了優子的母親之後,就有兩個明天,一個是自己的明天,一個是比自己充滿更多可能性和未來的明天

 

看完這本書,不斷想起書裡提到中島美雪的歌曲《線》的歌詞,直線是你,橫線是我,遇到命中註定的那條線時,人們稱之為幸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透過兄弟情看文森梵谷 堅持不懈《浪擊而不沉》

  文森梵谷是偉大的畫家,他生前的畫作沒人看得起,死後作品價高到沒人買得起,生前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割掉自己的左耳垂,最後選擇自盡,一生遭到漠視肯定,死後卻因其戲劇性的故事,不斷被人以書籍、電影或歌曲傳頌,是世界藝術史最具代表性的悲劇天才畫家。   相較很多作品都是在消費文森梵谷戲劇性的一生,日本作家原田舞葉的小說《浪擊而不沉》以追求自己創作表現手法的文森梵谷與默默支持守護孤高畫家哥哥的西奧梵谷,兩兄弟間的情誼作為故事架構,引領讀者進入梵谷兩兄弟的內心世界,更能體會印象派在 19 世紀後半崛起面臨的畫派風暴及所處時代的畫家精神。   19 世紀末的花都巴黎,是歐洲文化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前來朝聖。《浪擊而不沉》的主要角色除了梵谷兩兄弟,還有日本畫商林忠正及其學弟加納重吉,他們都是巴黎的仰慕者,遠離家鄉來到巴黎,成為都市裡的異鄉人。   巴黎的城市徽章是一艘銀色帆船在紅色海浪上航行,「浪擊而不沉」是巴黎這座城市的座右銘,形容這座城市堅不可摧的精神。   如果塞納何不接納你,那就化作塞納河上的小舟就好了。   任憑風吹雨打,浪濤洶湧,只要風雨過後,又會恢復風平浪靜,像往常一樣波光粼粼。   所以,你只要化為小舟,靜待風雨過去就行了,縱然搖晃不穩,也絕不沉沒   這段是在書中賣不出一件作品的文森梵谷,在人生低潮時一名日本畫商林忠正告訴他的話,這「話中有畫」呈現的正是在那個時代不被肯定、不被接受,文森梵谷卻始終堅持創作繪畫的精神。   有別於許多文森梵谷的故事作品,原田舞葉更多著墨在西奧梵谷為何一直支持哥哥,也從西奧梵谷的視角,更能體會在那個世代,身為異鄉人的處境難處。   文森梵谷生前總共寫過 800 多封信件,有 600 多封是寫給西奧梵谷,他們不間斷的連繫,甚至在文森自盡想見最後一面的也是西奧,證明兄弟間的深厚情感。當文森窮困潦倒、被人嘲笑時,西奧是一直相信文森天分並支持哥哥的人,在巴黎為畫商工作的西奧,提供文森經費維持作畫,並且找機會推銷文森的畫作,對於文森來說,西奧不只是至親,更是他的知音和支柱。   但是要把哥哥的作品讓給更多人可以看見或認識,西奧要面臨老闆的質疑,...

哀莫大於心死 《緘默的病人》經典的心理懸疑小說

  一本好的心理懸疑小說,會讓讀者有一翻開就想要一口氣看完的衝動,前幾年幾部出版懸疑小說,例如《控制》 (Gone Girl) 、《別相信任何人》 (Before I Go to Sleep) 、《列車上的女孩》等,雖然評價不一,但是都達到熱銷跟熱烈討論的效果,因此出現很多模仿作品,《緘默的病人》是近年我看過較為精湛的懸疑小說。   這些年「東施效顰」的懸疑小說有幾個很嚴重的缺點,第一是刻意打造曲折和離奇的情節,角色性格可以任意轉換,前後不一, 為暗黑而暗黑,不然就是人物毫無生機,沒有特色 。   第二是為了不讓讀者讀到一半時就猜到結局,反過來猜測讀者的心理預期,刻意的反轉劇情,自以為掌握了讀者的好奇性跟意外感, 卻連一本小說該有的邏輯性都沒有 。   第三是刻意的懸疑小說營造, 出現太多莫名其妙的迷霧、恐怖、驚嚇場景 。   《緘默的病人》沒有上面幾個近年懸疑小說出現的問題,在整個故事架構的所有設定和法則,從前面到後面的發展和結果維持一致性,動機上主角不同階段的目的也能夠相呼應,不論正反角色怎麼應對或解決問題,在手法上也有十足的懸疑情節及效果。   《緘默的病人》作者艾力克斯.麥可利迪斯,是英國一位知名編劇,不過這本卻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根據報導,麥可利迪斯曾經念過 3 年的心理治療,而且曾在某間青少年精神病患監獄工作幾年,專業知識及接觸病患的背景,是他靈感跟素材的來源。   《緘默的病人》的女主角艾莉西亞是知名的畫家,嫁給同樣知名的時尚攝影師蓋布瑞爾,兩人住在倫敦令人稱羨的地區,生活看似美好,某天蓋布瑞爾深夜返家,疑似遭到艾莉西亞連開五槍斃命,從此艾莉西亞選擇沉默,不再說話,這起家庭悲劇成了大眾關注懸案,這位緘默的病人 ( 疑犯 ) 被收治在位於北倫敦的精神病療養院。   6 年後,一直很關注艾利西亞的心理治療師李歐,深信自己可以治療艾莉西亞,想盡辦法進入那間療養院工作,並且得到和艾莉西亞接觸的機會,發現艾莉西亞有寫日記抒發心情,而她噤聲背後,隱藏一個更黑暗的秘密。   這本小說最精彩的情節,都來自於心理諮商過程,看艾莉西亞的防衛,李歐自身的反移情,或是兩方互相攪和產生的化學反應, 諮商失敗是關係的質變,一方面...

「殺警.弒母案」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沒有他們跟我們,就只有我們 (There is no them and us,it is just us )   嘉義殺鐵警案、弒母剁頭案的判決,台灣社會充滿著躁動的氛圍,有人大肆抨擊司法判決嚴重背離民情,揭示法律無法明確的那條界線,台灣建立司法精神鑑定體制,確實有其重要性及迫切性。   讀完英國犯罪心理凱利戴恩斯的《一個司法心理學家的告白》,這位長期在英國警方偵辦重大案件中擔任諮詢的司法心理學家,將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運用在司法程序中的當事人,探究其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讀完書中她分享的 11 起個案,回頭看台灣有三大問題,包括司法心理鑑定程序未完備,避免對被害者的「異化」及檢視極端行為成因強化預防。   凱利戴恩斯認為司法鑑定不應僅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而論斷是否免責,還會判斷因為疾病導致多少認知 ( 理性 ) 缺損,她在書中揭露曾經遭遇恐怖情人,也曾經長時間遭受到一名陌生男子的跟蹤騷擾,但是在接觸與長期遭受家暴而殺夫的犯人,或跟蹤騷擾甚至犯下殺人的犯人,不管有多強烈的感同身受,鑑定時都就針對個案鑑定,不能參雜個人的經驗與偏見。   凱利戴恩斯接受英國警方委託,可以看出其鑑定架構會有許多步驟,不只是訪談犯人,整理資料,還會去瞭解犯人過去及成長史,親友互動所形成的人格特質,犯案時又是什麼樣的壓力觸動人格特質中的危險因子,以及犯人在犯罪後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犯罪行為,才是一份完整的司法心理 ( 精神 ) 鑑定報告   台灣這幾起鑑定案件,精神科醫師或許沒有參雜個人情感,但遭受責難原因在於,僅是判斷兇嫌有無罹患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報告中並未如同凱莉戴恩斯的鑑定架構,以判定兇嫌在犯行時跟之後的心理狀態,顯示台灣在此領域的訓練跟學養明顯不足,當法官僅以鑑定者所提論點而免兇嫌刑責,以致於判決結果會引發社會軒然大波。   「他們」、「我們」的二分法,是凱莉戴恩斯在這本書給讀者的另一個省思。每次遇到難以理解的犯行,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這些人究竟有什麼毛病?」,會將這些人「異化」稱為瘋子或壞人,但是對「這些人」中的某些人,反而提供了方便的標籤,可以躲在裡面,甚至合理行為,懷疑自己沒有得救的機會。   這種「異化」還常對被害人這麼做,誰誰誰因為太天真、太軟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