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出師表》出人意表,莫忘劉備成為主人公的原因

 

我先承認當初看韓劇《出師表》,是因為主演的是曾獲選「世界最美臉蛋」的NANA(林珍娜),原以為這只是一部純粹看美女,輕鬆又不用大腦的消遣喜劇,但是我錯了,這部戲看不到以往總以美麗端正形象出現在戲劇的NANA,而是時而瘋癲時而三八可愛的NANA,導演用胡鬧喜劇手法,切中許多當前政治問題跟要害,大大諷刺那些看似仁義道德、心態偏差的政客。

 

政治中最瘋癲的不是外顯行徑,而是內在自私與慾望;不是戲劇表現浮誇,只是我們沒認清這些面具背後的真樣貌。

 

NANA演的女主角具世拉,是一個非常熱心的市民,天天通過區熱線或者區熱線網站反映問題,讓負責接待的公務員苦不堪言,朴成勳演的男主角徐孔明一直恪遵公務員準時下班信念的他,因故被降級後專門處理具世拉的投訴,兩人因此有交集,也開始擦出火花。


KBS《出師表》官網

 

具世拉因為求職一直失利,長期待業,一次被徐孔明嘲諷乾脆去選區議員,一年上班90天,就能坐擁年薪韓幣5千萬元(台幣約130萬元),具世拉真的參選,無意間她長期投訴紀錄的本子,被有改革理念的同選區候選人撿獲,該候選人認為具世拉比她更關心市民生活,為集中選票,該候選人退選轉支持具世拉,在其他候選人在選戰最後,都集中在大票倉選區固票,具世拉卻選擇到長期冷漠不關心,投票率低的區域拉票,最後因為「政治沙漠選區」的壓倒性勝利,贏得選舉。

 

我喜歡導演對具世拉的人物設定,平時熱心公共事務,看到不對就會投訴的具世拉,起初進議會並沒有政治理想,在一次區政府因長期負債連連,區議員的薪水都可能發不出,長期失業要賺錢的具世拉,在一次政府是否應該再度舉債度過危機,明知債留子孫不對,為了「顧肚子」還是投下贊成票。

 

但是之後一連串民眾的投訴,例如高爾夫球場不加裝網子導致求到處飛影響鄰居安全,接著遭受到不當解雇的保安大叔,沙朗洞改名事件的連署造假,到牽扯重大問題導致工人受傷的工安事故,具世拉的行為出發點都很簡單,為了弱者做該的事情。

 

這這部名為《出師表》的劇,具世拉的人設就是劉備,戲中小朋友講的一段話「三國中我喜欢劉備,在失敗的戰爭中只有劉備一個人沒放棄。弱者去尋求幫助的時候,大家都說壞蛋追來,必須趕緊逃跑,只有劉備說了一起走,所以劉備才是主公」,具世拉很多行徑其實很自私或調皮,但她從來沒有拋下所有尋求幫助的弱者,正是她吸引徐孔明的原因。

 

徐孔明的角色命名,就很清楚是以諸葛孔明作為設定,雖然沒有劉備三顧茅廬而出,但從一開始不加班處理公務而討厭具世拉,到具世拉剛進議會孤立無援而冷眼旁觀,到後來被其熱心正義感動,義務當起早上7點晚上10點才下班的具世拉事務官,撇開感情因素,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NANA IG

 

其他像是具世拉最要好的姊妹,權佑英(關羽的韓語諧音)、張韓非(張飛)、小朋友金子龍(趙子龍),區長袁素貞取其音應該就是指袁紹,一直在算計的前區議長趙孟德是指曹操(字孟德),常給具世拉建議的議員奉秋山應該就是代表龐統。

 

「男人們一起就是政治,女人們再一起就是勾結嗎?」在男權當道的韓國,這部戲劇也聚焦在男女平權問題,這句當初退選幫助具世拉的孫恩實,對趙孟德陣營質疑所發出的怒吼,真的是深得我心,而裡面前後任區長都是女性,連議長、副議長都可以都是女性當家,導演透過這部戲也算是傳達政治跟性別沒有關係,而是能力。

 

這部戲另一個令我感動是「沙朗」洞的改名爭議,為了發展智慧城市,要將沙朗洞這個地區改成比較科技化的名字,具世拉極力反對的原因,除了凸顯當前很多為了開發而忘了傳統的價值,到最後一集能更理解具世拉如此執著這事的原因,因為「沙朗」諧音就是韓語的愛,沒有了「愛」,城市還有靈魂嗎?

 

比較可惜的是,這部戲的收視率並不算太高,網路討論的熱度也不高,還記得最後一集竟然還有小小自嘲的台詞,子龍小朋友畫了網路漫畫《出師表》,有人看了想找具世拉代表環境政黨出征,具世拉竟說一句「哇,原來真的有人看出師表阿」,其實導演透過這部劇其實也想傳達,即使只有一些人看了會改變就好,跟劇中另一台詞呼應「雖然不能享受,但能改變」

 

KBS《出師表》官網

《出师表》絕對是一部政治喜劇、浪漫爱情都很高分,也是對政治不滿想要宣洩的十足爽劇,搞笑與感動拿捏得當,主題曲更是熱血滿分,劇終倒敘回顧很多劇情畫面,有一種回到初心的感覺,不是只有具世拉,我們都能做到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韓劇《Mouse窺探》5大韓國社會議題 變態基因、廢死、墮胎、性侵輕判、媒體嗜血

  韓劇《 Mouse 窺探》上演至今被稱為「燒腦劇」的代表作品,我認為它不只是引發動腦找真兇,而是觸發觀眾動「心」好好思考幾個社會議題的本質。 由李昇基、李熙俊主演的韓劇《 Mouse 窺探》,在網路造成熱議「到底誰是 連續殺人犯」?,這部犯罪嫌疑故事到現在演了 6 集,節奏緊湊、扣人心懸,最迷人之處是將韓國這些年幾件重大社會案件融入在劇情中,討論韓國幾個不斷爭論的議題,包括是否該廢除死刑、強姦犯再犯機率、墮胎法案以及深思人性與天生基因間是否有微妙聯繫。   社會議題1:故事靈感來自女童分屍案 犯罪基因決定一切? 《 Mouse 》的編劇是寫過《神的禮物— 14 天》、《 Black 》等劇的崔蘭,她在受訪時就有提到這部創作靈感來自 2017 年震驚韓國社會的「仁川國小女童分屍案」, 8 歲女童遭到年僅 17 歲的金姓少女誘拐回家遇害,金女不只將女童勒斃還分屍,不只將屍體分裝至垃圾袋棄屍在水塔、公共垃圾桶等地,部分屍塊還分送給女朋友。   這件案子之所以引起社會震驚,不只是未成年少女竟犯下這麼殘忍無道的犯罪,甚至毫無悔意,在鏡頭前冷漠的表情令社會嘩然,不過更令社會輿論群情激憤是,金姓少女在法庭辯駁是天生缺少了鏡像神經元,這使她沒有同情心、罪惡感,無法感知她人的痛苦,因為「基因」才會犯下這樁殘忍命案,也因此法院最終判決金女 20 年刑期,受到輿論撻伐。   崔蘭將引起社會議論的「仁川國小女童分屍案」所探討的基因問題,帶入《 Mouse 》的劇情中,設定 1995 年醫學界就得出某種「變態殺人狂」基因存在,有這基因者會成為冷漠殘酷的殺人兇手,他們殺人沒有原因,只是從中尋找快感和成就感,缺乏正常感情的這些人會從殺人的過程中獲得滿足,並持續保持對殺人的狂熱。   社會議題2:若有變態基因 你是否支持墮胎? 編劇在這邊融入另一項韓國議論的社會議題「墮胎」,藉由當時醫學的這項研究,演出政府是否該篩查並且殺死這些帶有殺人狂基因的胎兒,帶出韓國最終因為韓國不能墮胎的倫理觀念,以及反墮胎主張的基因篩查也有 1% 錯誤機率的爭辯,最後這項議題並未實施。   不過,現實中的韓國在 2019 年 4 月該國憲法法院做出重大裁定,認為現行墮胎禁令及懲罰實施墮胎手術醫生條文,侵犯婦女自由...

透過兄弟情看文森梵谷 堅持不懈《浪擊而不沉》

  文森梵谷是偉大的畫家,他生前的畫作沒人看得起,死後作品價高到沒人買得起,生前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割掉自己的左耳垂,最後選擇自盡,一生遭到漠視肯定,死後卻因其戲劇性的故事,不斷被人以書籍、電影或歌曲傳頌,是世界藝術史最具代表性的悲劇天才畫家。   相較很多作品都是在消費文森梵谷戲劇性的一生,日本作家原田舞葉的小說《浪擊而不沉》以追求自己創作表現手法的文森梵谷與默默支持守護孤高畫家哥哥的西奧梵谷,兩兄弟間的情誼作為故事架構,引領讀者進入梵谷兩兄弟的內心世界,更能體會印象派在 19 世紀後半崛起面臨的畫派風暴及所處時代的畫家精神。   19 世紀末的花都巴黎,是歐洲文化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前來朝聖。《浪擊而不沉》的主要角色除了梵谷兩兄弟,還有日本畫商林忠正及其學弟加納重吉,他們都是巴黎的仰慕者,遠離家鄉來到巴黎,成為都市裡的異鄉人。   巴黎的城市徽章是一艘銀色帆船在紅色海浪上航行,「浪擊而不沉」是巴黎這座城市的座右銘,形容這座城市堅不可摧的精神。   如果塞納何不接納你,那就化作塞納河上的小舟就好了。   任憑風吹雨打,浪濤洶湧,只要風雨過後,又會恢復風平浪靜,像往常一樣波光粼粼。   所以,你只要化為小舟,靜待風雨過去就行了,縱然搖晃不穩,也絕不沉沒   這段是在書中賣不出一件作品的文森梵谷,在人生低潮時一名日本畫商林忠正告訴他的話,這「話中有畫」呈現的正是在那個時代不被肯定、不被接受,文森梵谷卻始終堅持創作繪畫的精神。   有別於許多文森梵谷的故事作品,原田舞葉更多著墨在西奧梵谷為何一直支持哥哥,也從西奧梵谷的視角,更能體會在那個世代,身為異鄉人的處境難處。   文森梵谷生前總共寫過 800 多封信件,有 600 多封是寫給西奧梵谷,他們不間斷的連繫,甚至在文森自盡想見最後一面的也是西奧,證明兄弟間的深厚情感。當文森窮困潦倒、被人嘲笑時,西奧是一直相信文森天分並支持哥哥的人,在巴黎為畫商工作的西奧,提供文森經費維持作畫,並且找機會推銷文森的畫作,對於文森來說,西奧不只是至親,更是他的知音和支柱。   但是要把哥哥的作品讓給更多人可以看見或認識,西奧要面臨老闆的質疑,...

日新戲院落幕 那些年風光一時的西門町電影院

  2020 年 9 月 9 日日新威秀電影院熄燈,原址預計改建大型複合式商場,對從小在西門町長大的我而言,感傷的不是西門町沒有「威秀」,而是一家曾象徵 70 、 80 年代西門町繁華及電影業蓬勃發展的老牌龍頭戲院落幕。西門町最風光時曾有 37 家戲院,如今光環褪色,只剩 7 座影城,不勝唏噓。 日新戲院落幕 老一輩的台北人要看電影,一定會來西門町:因為最新電影都在西門町撥放,才在全台其他地方上映,早期的西門町電影院的風格就是「大」,一個廳可以選擇坐在樓上或樓下,最大的是位於武昌街的台北戲院有 1800 個座位,樂聲跟新世界戲院都超過 1600 個座位,國賓、豪華、日新、萬國、新聲、中國也都約有 1500 個座位規模。   正在上映電影會稱為院線片,是因為早期發行的電影公司都會和電影院結合, 變成一個「統一品牌」排片的機制,並且會選一家代表性的電影院掛名,稱為龍頭戲院,早年龍頭戲院幾乎都西門町,記得在國片 ( 港片 ) 最興盛的時代,要看中影的電影就在中國 ( 戲院 ) 院線、邵氏在大世界、嘉禾在台北,新藝城 ( 龍祥 ) 在新世界、學者在萬國。   1985 年雷根主政的美國,電影輸出協會以 301 條款控訴案為要脅,要求台灣取消外片配額及開放外片拷貝,開啟美國電影在台灣電影市場的強勢獨佔地位,奠定以撥放外片為主的國賓戲院龍頭地位,當時設備較新的獅子林等電影院也都以放外片為主,甚至大世界與邵氏解約後也轉為撥放外片,國片 ( 港片 ) 與美片的形勢逆轉,原本經營國片的戲院也逐漸沒落。 西門町星聚點是大世界戲院舊址 記得小時候在西門町生活,最開心就是爸媽或阿姨帶著我去大世界看電影,那時年紀小坐在爸媽腿上伸長脖子看著狄龍、傅聲演的邵氏武俠電影一點都不嫌累,高中時雖然已經不住在西門町,但因為約會在西門町看場電影就是「潮」,而且最具代表的就是國賓戲院,在國賓約會看場美國電影變成是種流行。   因為美片取代國片的地位,國賓、樂聲、日新 3 家撥放外片為主的龍頭,其他大戲院為求生紛紛改建,將原本一廳樓上、樓下兩層的格局拆成兩間戲院,像是新世界、中國、大世界、豪華、台北都改為龍廳、鳳廳或是金廳、銀廳,西門町的大戲院就只剩下上述幾家撥放外片的龍頭戲院。   武昌街二段稱為電影街,是因為戲院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