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紅洋裝的逆襲:看南韓女議員挑戰男權社會 

在所謂莊嚴的國會殿堂,當著西裝的中年男性議員,解開領帶及襯衫第一個鈕扣,被人稱許是「脫離權威」;為什麼一位年輕女性議員著連衣裙,卻是藐視不尊重國會?究竟穿著的人未遵守規範,還是雙重標準的偏見跟歧視?

 

翻攝拍賣網站

因為台灣部分媒體報導,讓不少人認識今年27歲的南韓國會議員柳浩貞(류호정)。我因為長期關注南韓相關動態,也或許因為過去自己採訪路線關係,對柳浩貞的表現一直有好感,她在國會問政重點放在勞動環境、核廢料處理、性平及性侵等議題,注意其臉書也會發現她很關心香港議題,跟黃之鋒等人甚至會有線上對話,算是南韓新生代很有理想性的國會議員。

 

可悲的是,柳浩貞在未當選國會議員,到上任後幾個月所做努力,這些她所努力去影響或改變的社會議題,注目程度跟話題性都不如她穿著一件連衣裙。

 

柳浩貞平日著西裝的打扮。柳浩貞臉書


柳浩貞84日身穿休閒款紅色連身裙,腳穿白色球鞋,經過國會通道被韓國媒體拍下照片,當天媒體報導下方就灌爆批評她的言論,有網友批評「穿衣服要分清楚時間與場合」、「服裝是在需要規矩的地方表達對這個聚會的尊重」,還有人說「妳是來國會收酒錢的小姐嗎?」、「把這當作酒店服務員嗎?」

 

一件紅色連身裙竟然遭到保守勢力撻伐追殺,說柳浩貞不尊重南韓國會神聖隆重的殿堂,也未遵照南韓國會規範,許多保守的南韓國會議員,也跟著批評柳浩貞影響不少外界對政治人物的道德觀感。

 

可是,韓國國會到底有沒有規範?檢視其《國會法》大概只有25條提到「議員必須保持議員的品味」,並未有明確規定什麼樣的服飾風格,定下什麼標準規格,批評者認為國會議員就應該要著深色西裝才算尊重這殿堂,只是用自己的視野觀點去框架規範。

 

由衣著與外在形象而非立法工作表現來評判一名女議員的工作是否適格,讓我想起瑞絲薇斯朋主演的電影《金法尤物》,裡面有段台詞很諷刺「作一個真正的法律學生,你應該是個男人,如果你不是一個男人,好吧,你就要最大限度地像個男人。」,柳浩貞所遭受的撻伐,跟電影裡女主角的穿著打扮一樣,說穿了只是男權社會將這些形象合理的產物,女性的職業地位在國會、司法體系存在的偏見,只是整個社會的一小塊縮影。

 

其實國會議員是否就一定都得穿著西裝、打領帶?看過南韓新聞台報導國會消息,很多男性議員開始不穿西裝,甚至解下領帶、不扣襯衫最上方的鈕扣,甚至也有男議員開始著牛仔褲、休閒襯衫出席,卻從未像柳浩貞穿著連身裙那樣遭致太多批評,甚至會被肯定是親民、清新形象,更凸顯在男權社會嚴重的南韓,很多的規範及定義,充滿性別差異。

 

柳浩貞關注很多社會議題。柳浩貞臉書

柳浩貞在穿著連身裙後過了幾天,我記得再次出席國會,是穿著白T恤、淺藍色襯衫、黑色牛仔褲、白色運動鞋,或許就是要彰顯因男女差異而有不同評論的韓國社會問題,她回應時說「我也只是想打破象徵著以西裝和領帶,由 50 多歲韓國男性為中心的國會慣例」,她並且用自己的工作是「立法勞動者」,扭轉「國會議員是神聖」的觀念,強調勞動者穿著輕鬆衣服辦工,不存在什麼不當問題。

 

柳浩貞當初踏入政壇,是因為看不慣公司上司對其他女性同事的性騷擾與霸凌,她聯合女性員工組成自救會,沒想到竟遭到公司開除,也因此被南韓正義黨延攬,成為該黨不分區首席國會議員,也許一直追求性別平等及欲翻轉性別歧視的柳皓貞,藉由這次的服裝穿著,像是照妖鏡照出很多謬論,讓更多人正視男權社會的偏見跟歧視問題。

 

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柳浩貞穿著的紅色洋裝,因為這件事情竟然成為熱銷品,在南韓銷售一空,廠商訂單接不完,這其實也可反映出很多南韓女性長期在職場、家庭遭到歧視,藉由購衣逆襲,一吐怨氣,或是代表對於扭轉男權文化體制的迫切渴望。

 

在台灣雖然沒有像南韓那樣嚴重謬誤的男權觀點,可是幾次選舉仍充斥的沙文主義思維並未改變,當權者還是配戴「有色眼鏡」看待各種女性工作者,在台灣也還是隱藏很多無法跨越的「男女有別」的潛規則和不合理、不公平之處。

 

看南韓的情況,再看看台灣,突然想到「好想贏南韓」這句話,在扭轉男權思維,台灣走在南韓前面,可是當南韓越來越多女性,不論是政治人物或文化工作者,開始站出來要做社會改變,台灣要確保贏的地位,還有很多積極努力改變空間。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哀莫大於心死 《緘默的病人》經典的心理懸疑小說

  一本好的心理懸疑小說,會讓讀者有一翻開就想要一口氣看完的衝動,前幾年幾部出版懸疑小說,例如《控制》 (Gone Girl) 、《別相信任何人》 (Before I Go to Sleep) 、《列車上的女孩》等,雖然評價不一,但是都達到熱銷跟熱烈討論的效果,因此出現很多模仿作品,《緘默的病人》是近年我看過較為精湛的懸疑小說。   這些年「東施效顰」的懸疑小說有幾個很嚴重的缺點,第一是刻意打造曲折和離奇的情節,角色性格可以任意轉換,前後不一, 為暗黑而暗黑,不然就是人物毫無生機,沒有特色 。   第二是為了不讓讀者讀到一半時就猜到結局,反過來猜測讀者的心理預期,刻意的反轉劇情,自以為掌握了讀者的好奇性跟意外感, 卻連一本小說該有的邏輯性都沒有 。   第三是刻意的懸疑小說營造, 出現太多莫名其妙的迷霧、恐怖、驚嚇場景 。   《緘默的病人》沒有上面幾個近年懸疑小說出現的問題,在整個故事架構的所有設定和法則,從前面到後面的發展和結果維持一致性,動機上主角不同階段的目的也能夠相呼應,不論正反角色怎麼應對或解決問題,在手法上也有十足的懸疑情節及效果。   《緘默的病人》作者艾力克斯.麥可利迪斯,是英國一位知名編劇,不過這本卻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小說。根據報導,麥可利迪斯曾經念過 3 年的心理治療,而且曾在某間青少年精神病患監獄工作幾年,專業知識及接觸病患的背景,是他靈感跟素材的來源。   《緘默的病人》的女主角艾莉西亞是知名的畫家,嫁給同樣知名的時尚攝影師蓋布瑞爾,兩人住在倫敦令人稱羨的地區,生活看似美好,某天蓋布瑞爾深夜返家,疑似遭到艾莉西亞連開五槍斃命,從此艾莉西亞選擇沉默,不再說話,這起家庭悲劇成了大眾關注懸案,這位緘默的病人 ( 疑犯 ) 被收治在位於北倫敦的精神病療養院。   6 年後,一直很關注艾利西亞的心理治療師李歐,深信自己可以治療艾莉西亞,想盡辦法進入那間療養院工作,並且得到和艾莉西亞接觸的機會,發現艾莉西亞有寫日記抒發心情,而她噤聲背後,隱藏一個更黑暗的秘密。   這本小說最精彩的情節,都來自於心理諮商過程,看艾莉西亞的防衛,李歐自身的反移情,或是兩方互相攪和產生的化學反應, 諮商失敗是關係的質變,一方面是案主無意識的防衛,另一方面是心理師自身狀態的反移情,又或者兩方互相攪和產生的化學反應

「殺警.弒母案」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沒有他們跟我們,就只有我們 (There is no them and us,it is just us )   嘉義殺鐵警案、弒母剁頭案的判決,台灣社會充滿著躁動的氛圍,有人大肆抨擊司法判決嚴重背離民情,揭示法律無法明確的那條界線,台灣建立司法精神鑑定體制,確實有其重要性及迫切性。   讀完英國犯罪心理凱利戴恩斯的《一個司法心理學家的告白》,這位長期在英國警方偵辦重大案件中擔任諮詢的司法心理學家,將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運用在司法程序中的當事人,探究其心理現象的發生與發展,讀完書中她分享的 11 起個案,回頭看台灣有三大問題,包括司法心理鑑定程序未完備,避免對被害者的「異化」及檢視極端行為成因強化預防。   凱利戴恩斯認為司法鑑定不應僅以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而論斷是否免責,還會判斷因為疾病導致多少認知 ( 理性 ) 缺損,她在書中揭露曾經遭遇恐怖情人,也曾經長時間遭受到一名陌生男子的跟蹤騷擾,但是在接觸與長期遭受家暴而殺夫的犯人,或跟蹤騷擾甚至犯下殺人的犯人,不管有多強烈的感同身受,鑑定時都就針對個案鑑定,不能參雜個人的經驗與偏見。   凱利戴恩斯接受英國警方委託,可以看出其鑑定架構會有許多步驟,不只是訪談犯人,整理資料,還會去瞭解犯人過去及成長史,親友互動所形成的人格特質,犯案時又是什麼樣的壓力觸動人格特質中的危險因子,以及犯人在犯罪後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犯罪行為,才是一份完整的司法心理 ( 精神 ) 鑑定報告   台灣這幾起鑑定案件,精神科醫師或許沒有參雜個人情感,但遭受責難原因在於,僅是判斷兇嫌有無罹患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報告中並未如同凱莉戴恩斯的鑑定架構,以判定兇嫌在犯行時跟之後的心理狀態,顯示台灣在此領域的訓練跟學養明顯不足,當法官僅以鑑定者所提論點而免兇嫌刑責,以致於判決結果會引發社會軒然大波。   「他們」、「我們」的二分法,是凱莉戴恩斯在這本書給讀者的另一個省思。每次遇到難以理解的犯行,多數人第一反應是「這些人究竟有什麼毛病?」,會將這些人「異化」稱為瘋子或壞人,但是對「這些人」中的某些人,反而提供了方便的標籤,可以躲在裡面,甚至合理行為,懷疑自己沒有得救的機會。   這種「異化」還常對被害人這麼做,誰誰誰因為太天真、太軟弱、太愛亂來自作自受,才會被當成攻擊目標,社會易將被害的痛苦視為另一種「病態」,

透過兄弟情看文森梵谷 堅持不懈《浪擊而不沉》

  文森梵谷是偉大的畫家,他生前的畫作沒人看得起,死後作品價高到沒人買得起,生前飽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他,割掉自己的左耳垂,最後選擇自盡,一生遭到漠視肯定,死後卻因其戲劇性的故事,不斷被人以書籍、電影或歌曲傳頌,是世界藝術史最具代表性的悲劇天才畫家。   相較很多作品都是在消費文森梵谷戲劇性的一生,日本作家原田舞葉的小說《浪擊而不沉》以追求自己創作表現手法的文森梵谷與默默支持守護孤高畫家哥哥的西奧梵谷,兩兄弟間的情誼作為故事架構,引領讀者進入梵谷兩兄弟的內心世界,更能體會印象派在 19 世紀後半崛起面臨的畫派風暴及所處時代的畫家精神。   19 世紀末的花都巴黎,是歐洲文化的首都,吸引世界各地的文藝青年前來朝聖。《浪擊而不沉》的主要角色除了梵谷兩兄弟,還有日本畫商林忠正及其學弟加納重吉,他們都是巴黎的仰慕者,遠離家鄉來到巴黎,成為都市裡的異鄉人。   巴黎的城市徽章是一艘銀色帆船在紅色海浪上航行,「浪擊而不沉」是巴黎這座城市的座右銘,形容這座城市堅不可摧的精神。   如果塞納何不接納你,那就化作塞納河上的小舟就好了。   任憑風吹雨打,浪濤洶湧,只要風雨過後,又會恢復風平浪靜,像往常一樣波光粼粼。   所以,你只要化為小舟,靜待風雨過去就行了,縱然搖晃不穩,也絕不沉沒   這段是在書中賣不出一件作品的文森梵谷,在人生低潮時一名日本畫商林忠正告訴他的話,這「話中有畫」呈現的正是在那個時代不被肯定、不被接受,文森梵谷卻始終堅持創作繪畫的精神。   有別於許多文森梵谷的故事作品,原田舞葉更多著墨在西奧梵谷為何一直支持哥哥,也從西奧梵谷的視角,更能體會在那個世代,身為異鄉人的處境難處。   文森梵谷生前總共寫過 800 多封信件,有 600 多封是寫給西奧梵谷,他們不間斷的連繫,甚至在文森自盡想見最後一面的也是西奧,證明兄弟間的深厚情感。當文森窮困潦倒、被人嘲笑時,西奧是一直相信文森天分並支持哥哥的人,在巴黎為畫商工作的西奧,提供文森經費維持作畫,並且找機會推銷文森的畫作,對於文森來說,西奧不只是至親,更是他的知音和支柱。   但是要把哥哥的作品讓給更多人可以看見或認識,西奧要面臨老闆的質疑,還要面臨得罪當權畫派的畫家及金主,如果因此失去經濟來源,又如何能夠作為哥哥創作的後盾,無法養活在鄉下的家人們